
Health TC
預防精神問題要先認清精神病的真相
談到精神病,很多人馬上就會聯想到2014年台北捷運的命案。當年,鄭捷瘋狂殺戮的情況至今仍然歷歷在目。對於一般人而言,精神病患者就是瘋瘋癲癲、行為古怪、生人勿近、聞風喪膽的危險人物。
然而,事實並非如此。精神病可分為不同種類,每位精神病患的病情輕重不一,所以不同類型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和行為都各有不同。有些病患不會有明顯的病徵,很難讓人察覺到精神出現異常情況。
其實,精神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。政府的統計資料顯示,平均每十個人之中,就有一個人患有精神病,病情或輕或重。
現今社會競爭激烈,人們經常要在高壓環境下生活。為了追求效率高、品質高的工作成果,不少人都要與時間競賽,甚至要滿足各種社會期望,隨時隨地都會壓力爆煲,損害精神健康。要預防精神問題,首先就要做好情緒管理。一個人不能妥善處理情緒問題,很容易會想不開鑽牛角尖,萌生厭世的想法,最後就會精神崩潰。
近十年來,香港政府一直提倡青年藥物教育,從小就勸導人們遠離毒品,但部分人因為不懂得疏導情緒,仍然以為服食軟性毒品就可以逃避現實。他們雖然獲得了短暫的快樂,但結果卻令腦部功能受到嚴重創傷,繼而患上思覺失調等精神病症狀。這不僅僅影響個人生活,還會對身邊的人造成莫大困擾。